在公家單位裡依照預算辦公開招標、遴選建築師、營造商、常因物價等因素流標,除了延誤工期與預算執行的進度外,可能因為預算有限而必須分期發包,或因此調整增或減項發包,公務人員包括學校人員無不人仰馬翻,校舍完成時可能還要為欠缺的設備向教育局或家長會尋求支援。
我想,姑且不論公家單位與慈濟孰優孰劣,能夠為了興學理念完成這樣美輪美奐的學校,包括接下來要遴選教師、購買圖書設備、接著要投入的軟體經費與人力,不禁讚嘆上人的志業跟我等這種平凡人相比的懸殊。
我是佛教徒、但並不是慈濟人、單純從小燒香拜拜然後閱讀佛經;我唸農業經濟,做上班族;小康的家裡經商。相較這樣的志業,不論是透過多少人的默默奉獻,我的家人們卻是令自己羞赧,一點點是非一點點良知都難以期待;我沒想過要成為郭台銘先生般經營營業額兆元的企業,只想腳踏實地的做個小老百姓,有機會想推己及人,卻總在不堪的人事物中打轉,回到我想談的志業,我聽過有人對慈濟或上人的志業有懷疑或褒貶,但只就志業與志業能成就的可能,我不禁感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